Thursday, December 15, 2016

社會框架底下的創新

事已至此,人們卻總愛在不斷完善社會制度、努力建造法律體制的同時,極力提倡創新且鼓勵人們跳脫框架。的確有些讓人不解。

或許這樣的疑惑有些不夠精準。換個說法吧,當我們極力推廣「利用雙手建造未來」的時候,又是誰限制了我們能建造的空間?

但凡生於世上的人,都早已被教育體制和社會觀念束縛著。人們的未來都早已被規劃。或許有的人能夠突破現有限制,從而引領社會發展方向或是從此脫離社會,但難道說社會體制的建造僅僅就是為了讓人不斷挑戰嗎?而事實上,那些個被稱為創時代的天才們的突破又真的有衝撞到社會的框架嗎?

希望你的創造力爆棚的人們,卻正在阻止你突破社會的枷鎖。哪怕你另闢蹊徑,終有收穫,卻仍無法真正地使社會制度產生大幅度的動搖。

尋思著這可能不是社會的錯,或者說更應該是那些提出社會概念理論的人,抑或是最先建造起社會體制的人。但仔細想想,也並非如此。凡有人,便有社會,當社會體制不斷地被建造起來,人們便開始想要完善它。且不論人性的缺點會否影響社會體制的完善,但最先動「完善社會體制」念頭的人又憑什麼為後人決定他們以後的生活環境與面貌呢?以至於後人不斷地繼續著這個過程;以至於後人在追求創新與突破的時候總得被困在社會制度中。

而或許這樣的提問過於反社會,或許會被視為邊緣者,但終究無法停止去詢問「為何他們有權利為我們的生活設定框架」,當然地,這可能只是我給自己設定的框架而已。

無論如何,所幸的是這社會體制也並無「綁架」我們,因此我才能夠在此簡述微言,好拋磚引玉。

以上純粹個人陋見,但願與君共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