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30, 2016

乞求基本權利

有時候不禁想問「為什麼我們的基本權利也需要別人給予?」,但仔細想想,都是因為人類犯賤。

Friday, December 23, 2016

走了

風吹走了
相片燒毀的餘燼
卻帶不走有你的回憶

雨帶走了
眼淚流過的痕跡
卻留不住我們的曾經

Thursday, December 15, 2016

社會框架底下的創新

事已至此,人們卻總愛在不斷完善社會制度、努力建造法律體制的同時,極力提倡創新且鼓勵人們跳脫框架。的確有些讓人不解。

或許這樣的疑惑有些不夠精準。換個說法吧,當我們極力推廣「利用雙手建造未來」的時候,又是誰限制了我們能建造的空間?

但凡生於世上的人,都早已被教育體制和社會觀念束縛著。人們的未來都早已被規劃。或許有的人能夠突破現有限制,從而引領社會發展方向或是從此脫離社會,但難道說社會體制的建造僅僅就是為了讓人不斷挑戰嗎?而事實上,那些個被稱為創時代的天才們的突破又真的有衝撞到社會的框架嗎?

希望你的創造力爆棚的人們,卻正在阻止你突破社會的枷鎖。哪怕你另闢蹊徑,終有收穫,卻仍無法真正地使社會制度產生大幅度的動搖。

尋思著這可能不是社會的錯,或者說更應該是那些提出社會概念理論的人,抑或是最先建造起社會體制的人。但仔細想想,也並非如此。凡有人,便有社會,當社會體制不斷地被建造起來,人們便開始想要完善它。且不論人性的缺點會否影響社會體制的完善,但最先動「完善社會體制」念頭的人又憑什麼為後人決定他們以後的生活環境與面貌呢?以至於後人不斷地繼續著這個過程;以至於後人在追求創新與突破的時候總得被困在社會制度中。

而或許這樣的提問過於反社會,或許會被視為邊緣者,但終究無法停止去詢問「為何他們有權利為我們的生活設定框架」,當然地,這可能只是我給自己設定的框架而已。

無論如何,所幸的是這社會體制也並無「綁架」我們,因此我才能夠在此簡述微言,好拋磚引玉。

以上純粹個人陋見,但願與君共勉。

Friday, December 9, 2016

若非你快樂

非你走過
路上含羞怎會掩面躲藏
若非那一瞥
園中花兒怎會放紫綻紅
鳥語中
蝴蝶眨著雙眼
清風徐
思念飄向遠方
惜日西下
終不見你身影
只盼明日
有幸重臨此景

而那鳴笛聲終將帶我遠去
但若你不曾走過
我不會停留








——來泡壺快樂的茶

Friday, December 2, 2016

逃城

那優美的旋律擠不進城市的縫隙
像是蓮花與淤泥格格不入的場景
城裡煩悶的木偶走出城外
到遠方尋找生氣
律動著身心
恢復了呼吸
不再窒息
卻也不再回頭